穷匮qióngkuì
(1) 缺乏;缺少
(好工具.)英be deficient⒈ 匮乏;贫穷。
引《庄子·渔父》:“礼乐不节,财用穷匱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政事多谬,黎元穷匱。”
宋苏轼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内则府库空虚,外则百姓穷匱。”
清丘逢甲《汕头海关歌》:“出口货惟十之二,入口岁赢二千万,曷怪民财日穷匱。”
⒉ 指贫困的人。
引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不分孤寡,不恤穷匱。”
⒊ 穷尽。
引《列子·汤问》:“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,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……子子孙孙,无穷匱也。”
贫困缺乏。
穷qióng(1)(形)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;没有钱:~困|~苦|~国。(2)(形)穷尽:无~无尽|理屈辞~|日暮途~。(3)(形)用尽、费尽:~兵黩武|~目远望。(4)(形)彻底(追究):~究|~追猛打。(5)(形)极端:~凶极恶|~奢极侈。
匮读音:kuì,guì[ kuì ]1. 缺乏:匮乏。匮竭。匮缺。
为侠者虽志业未平,但有子存焉,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,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,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人心多变,何苦不平?
缙云氏有不才子,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,侵欲崇侈,不可盈厌;聚敛积实,不知纪极;不分孤寡,不恤穷匮。
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妻弱子,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,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,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又不加增,何苦不平?
人迹所至,舟楫所通,莫不为郡县,然纵耳目之欲,穷侈靡之变,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。
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。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:子子孙孙,无穷匮也;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
一个穷匮之至的女人,即便已心生决然赴死之意,却依然要让她的孩子吃上一顿节日的腊八粥。
不可盈厌;聚敛积实,不知纪极;不分孤寡,不恤穷匮。
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,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然后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