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财货贡赋;财货赋税。
引《书·禹贡》:“庶士交正,底慎财赋。”
孔传:“致所慎者,财货贡赋,言取之有节,不过度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:“永泰二年,分天下财赋、铸钱、常平、转运、盐铁,置二使。”
清严允肇《哀淮人》诗:“财赋一以空, 猗顿皆黔娄。”
温靖邦《将星在狼烟中升起》五:“调集大军会战泸州,把成都、川西大片财赋之区让出,只有傻瓜才会去干!”
⒉ 财物。
引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公私财赋,一皆遏絶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我七个只有些枣子,别无甚财赋。”
财货与赋税。
财cái(名)钱和物资的总称:~物|理~。
赋读音:fù赋fù(1)(动)(上对下)交给:~予。(2)(名)旧指田地税:田~|~税。(3)(名)我国古代文体;盛行于汉魏六朝;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。(4)(动)做(诗、词):~诗一首。
专割财赋,置银枪效节军,凡数千人,皆选镝骁锐,纵恣豢养,复故时牙军之态。
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,与当时中国财赋重心扬州相毗邻的淮南通泰盐区是主要战场之一。
例如,杜牧自幼就对“治乱兴亡之际,财赋甲兵之事,地形之险易远近,古人之长短得失”抱有浓厚的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