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疏冗


疏冗的词语
疏冗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亦作"疎冗"。 2.粗率懒散。 3.粗陋[.好工具]无用。 4.闲散的职务或人员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疎冗”。

⒉ 粗率懒散。

引《北史·序传·李璵》:“后汝南王悦为司州牧, 悦性质疏冗,情识不伦。”
宋司马光《与吴相书》:“光疎冗之人,无一物可以为报。”

⒊ 粗陋无用。

引唐韩愈张籍《会合联句》:“瘴衣常腥腻,蛮器多疎冗。”

⒋ 闲散的职务或人员。

引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中和元年》:“臣备位諫官,至今未知圣躬安否,况疏冗乎!”
胡三省注:“冗,散也。”
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上智·赵令郯》:“崇寧初,分置敦宗院於三京,以居疎冗,选宗子之贤者蒞治。”

网络解释:

疏冗

亦作“疎冗”。 1.粗率懒散。《北史·序传·李璵》:“后 汝南王 悦 为 司州 牧, 悦 性质疏冗,情识不伦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与吴相书》:“ 光 疎冗之人,无一物可以为报。”
疏冗释义
读音:shū

疏shū(1)本义:(动)清除阻塞使通畅;疏通:(动)清除阻塞使通畅;疏通(2)(形)事物之间距离远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:~林|~星。(3)(形)关系远;不亲近;不熟悉:~远|生~。(4)(动)疏忽:~于防范。(5)(形)空虚:志大才~。(6)(动)分散;使从密变稀:~散。(7)姓。(8)(名)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;条陈:上~。(9)(名)古书的比“注”更详细的注解;“注”的注:《十三经注~》。

读音:rǒng

1.多余的:~员。文章~长。

2.烦琐;繁忙:~杂。~忙。

3.繁忙的事:拨~。


上一词语:冗滞
下一词语:佻佞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