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莅任前晋谒辞行。
引《东观汉记·丁鸿传》:“刺史二千石初除,謁辞,求通待报。”
汉应劭《风俗通·正失·彭城相袁元服》:“予为萧令,周旋謁辞故司空宣伯应。”
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宫内外兼宠,威权大震,刺史、二千石皆謁辞之。”
⒉ 晋谒之辞。
引清史震林《西青散记》卷一:“至门, 松石先入,通謁辞,出揖,乃登堂。”
⒊ 请为文辞。
引元黄溍《福州路总管追封天水郡侯谥景惠赵公墓志铭》:“尚其嗣人,克图不朽,驰书謁辞,式告永久。”
谒yè(动)〈书〉谒见:拜~|进~。
辞读音:cí辞cí(1)(名)优美的语言:~令。(2)(名)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:楚~。(3)(动)告别:~行。(4)(动)不接受;请求离去:~职。(5)(动)躲避、推托:万死不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