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衅端


衅端的词语
衅端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衅端xìnduān

(1) 争端;事端

例彼无间隙,而自启衅端,就使克之,后患愈重。——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英a cause for a quarrel or dispute

引证解释:

⒈ 犹争端;事端。

引宋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下》:“今者,﹝南詔﹞虽起衅端,未深为敌,宜化以礼谊。”
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桑维翰传》:“契丹与国家,恩义非轻,信誓甚篤,虽多求取,未至侵凌。岂可先发衅端,自为戎首!”
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﹝乔太守﹞问刘公道:‘当初你儿子既是病重,自然该另换吉期……这都是你自起衅端,连累女儿。’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,诈害亲戚,侵占乡里。人人惧惮,个个收歛,怕生出衅端撞在他网里了。”
清林则徐《批澳门厅为义律呈诉吐嘧三板至九龙被炮攻击禀》:“该夷果能恪遵法度,不起衅端,凡我天朝文武各员,无不以礼相待。”

国语词典:

争端。

网络解释:

衅端

衅端,汉语词汇。拼音:xìn duān意思是犹争端;事端。
衅端释义
读音:xìn

衅xìn(名)嫌隙;争端。

读音:duān

端duān(1)(名)(东西)的头:两~。(2)(名)项目、点:举其一~。(3)姓。(4)(动)平举着拿:~茶。(5)(形)端正、正派:~坐。

衅端造句

皇太极要求严惩朝鲜挑起衅端的大臣,同时造船发兵攻入江华岛,获朝鲜王妃、王子及阁臣等人。

近闻京城内外,奸民以拳会为名,到处张贴揭帖,摇惑民心,事关交涉,深恐酿成衅端。

衅端既开,仓皇无措,迁延日久,群议蜂起,有的专矜意气,有的专便私图,既少切中窍要之论,也无公忠体国之心,忽剿忽抚,迄无定见,以致酿成目下的局势。

汝等不加细思致想,掀起学难,招致衅端,辱没学馆,做下此等菲薄尊长、扰攘学宫之事,全无些许绳墨规矩,岂不怕儒、法、兵三家嗤笑我墨家之家声门风耶?

陛下屡敕臣承奉契丹,勿自起衅端;其如天道人心,难以违拒,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

由于首领尚未发话,他们也不敢轻起衅端,所以只是略作阻击。

又寻个衅端,把一个好人竟说与妹子通奸,捏他强盗,也要害他性命,幸喜得逃走到他们山上住了几时,方送上北京去了。

使俄者必使外无以启其衅端,所谓樽俎之间,折冲千里者是也。

你执意不肯,却主何意?假若此时依了孙家,那见得女儿有此丑事?这都是你自起衅端,连累女儿。

俄国自攻克土耳其后,财殚力竭,雅不欲再启衅端,加以圣明俯纳臣言,解放崇厚,以解其疑,办各案以杜其口,故其君臣悦服,修好输诚。


上一词语:谐好
下一词语:宣答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