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比喻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
引语本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……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
清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鏃礪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,蛩巨扶将。”
清钱谦益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》:“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……菀枯盈虚,呴湿濡沫,未尝不相共也。”
“呴”念xǔ。语本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……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比喻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
清·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镞砺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。”
相濡以沫
呴湿濡沫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查看更多
1. 慢慢呼气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湿读音:shī湿shī(形)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:~病|~度|~气。
濡读音:rú濡rú(1)(动)〈书〉沾湿;沾上:~笔|~湿。(2)(动)〈书〉停留;迟滞:~滞|~迹。
沫读音:mò沫mò(名)(~子;~儿)泡沫:~子|白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