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gòu(1)(动)构造;组合:~图|~词。(2)(动)结成(用于抽象事物):虚~。(3)(名)指文艺作品:佳~。(4)ɡòu见“楮”。
造读音:zào造zào(1)(动)做;制作:创~|建~|~纸。(2)(动)假编;捏造:~谣。造zào(1)(名)指相对两方面的人;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:两~|甲~。(2)(量)〈方〉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:早~|一年三~。造zào(1)(动)前往;到:~访|登峰~极。(2)(动)成就:~诣|深~。(3)(动)培养:可~之才。
运读音:yùn运(1)(动)运动。(2)(动)搬运;运输。(3)(动)运用。(4)(Yùn)姓。
动读音:dòng动dòng(1)(动)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:搬~。(2)(名)动作:一举一~。(3)(动)使用:~脑筋。(4)(动)感情起反应:~人。(5)(动)开始做:~工。(6)(副)动不动;常常:观众~以万计。
作者从贵州新构造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出发,讨论了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的发育、分布及其演化等的影响。
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在成矿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中国位于欧亚、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,新构造运动活跃,地震活动十分频繁。
不同盆地新构造运动的强度、发育机制不同,其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亦不同。
地热异常、地壳内存在低速层和高导层、强烈地震频繁发生等现象说明,这一地区是现代构造运动的活动区。
由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,渤海曾发生多次海陆演化,从而形成了第四纪地下卤水。
新构造运动的类型有差异升降运动、掀斜和拗折运动。
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运动控制着长江三角洲沉积盆地的演化,影响着古地理环境与沉积格局。
在断块山地的山麓地带,同一期构造运动形成的麓原面与构造阶地有一定的共生关系。
现代松辽水系是在新构造运动、古地貌发育的基础上,几经变迁逐渐演变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