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蠖、蚯蚓弯曲身体以求伸展前进。语本《易经.系辞下》:「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」比喻以表面上的退让来求取前进的机会。如:「我们要忍辱负重,以屈求伸,才能达到目标。」
屈:弯曲;伸:伸直伸展。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。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。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。”
以退为进、以攻为守、以柔克刚
以屈求伸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的策略。
查看更多
以yǐ(1)(介)用;拿;按:~少胜多|喻之~理。(2)(介)依:~次就座。(3)(介)因:何~知之?(4)(介)表示目的:~待时机。(5)(介)〈书〉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~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(6)〈书〉(连)跟‘而’相同:城高~厚;地广~深。以yǐ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;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;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黄河~北|九年~前。
屈读音:qū屈qū(1)(动)弯曲;使弯曲:~指|~膝。(2)(动)(动)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~|威武不能~。(3)(动)(形)理亏:~心|理~词穷。(4)(动)(形)委屈;冤枉:受~|叫~。(5)(动)姓。
求读音:qiú求qiú(1)(动)请求:~救|~教。(2)(动)要求:精益~精。(3)(动)追求;探求;寻求:~学问|实事~是|刻舟~剑|不~名利。(4)(动)需求;需要:供~关系|供过于~。(5)姓。
伸读音:shēn伸shēn(动)(肢体或物体的一部分)展开:~直|~展。
而方圆之术,可以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本领,它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,战胜敌人。
刘邦考虑到双方实力悬殊,采纳了谋士张良给他出的以屈求伸的主意,在鸿门宴上,婉言卑辞,乖乖地称臣伏低,解除项羽对他的怀疑和警惕。
古今中外能够名留史册,能够为人们所知,能够在当时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,往往都是那些能屈能伸、以屈求伸的人。
刘邦在兵力不能与项羽抗衡的时候,很尊敬项羽,鸿门宴上,以屈求伸,对项羽谦卑到了极点。
在中国人眼里,忍耐是一种美德,是一种成熟的涵养,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。
那为什么有人给大哥提亲,娶武承嗣的女儿,大娘却一口拒绝,不以屈求伸呢?
说了一夜,娘最后给你四个字,‘以屈求伸’,大丈夫者,能屈能伸,尺蠖之屈,以求其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