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[.好工具]隐士。
⒈ 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引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馀韵》:“听他説话,像几个山林隐逸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,既然奉旨召我,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。”
隐居山林的士人。即隐士。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馀韵》:“听他说话,像几个山林隐逸。”
我宁愿做山林隐逸,也不想当这个官
山林隐逸作宾语、定语;指隐士。
查看更多
山shān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(5)(名)姓。
林读音:lín林lín(1)(名)成片的树木或竹子:树~|竹~|山~|防风~。(2)(名)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艺~|碑~。(3)(名)林业:农~牧副渔。(4)(名)(Lín)姓。
隐读音:yǐn[ yǐn ]1. 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
2. 伤痛:隐恻。
3. 怜悯:恻隐之心。
逸读音:yì逸yì(1)(形)安乐;安闲:安~|以~待劳|一劳永~。(2)(动)逃跑:奔~|逃~。(3)(动)避世隐居:隐~|~居。(4)(动)散失;失传:~文|~书|~事|~闻。(5)(动)超过一般:超~|~群。
朝廷下诏求贤,十数年来各督、抚所举皆门生故吏及业经简在帝心之臣,无一山林隐逸之士,负奇才而励品行,尚气节者终不得上进。
有山林隐逸之乐,而不知享者,渔樵也,农圃也,缁黄也;有园亭姬妾之乐,而不能享、不善享者,富商也,大僚也。
陈贞慧于顺治十三年卒;冒辟疆在康熙年间,“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,亦不就”,遂终老于乡里。
康熙十二年癸丑,诏征山林隐逸,有司推荐,辞不赴。
比如,明初朝廷曾连续下诏书征召山林隐逸之士,同时又连连摧折儒士名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