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蒙古语。盗贼的意思。
引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[小衙内白]你这个虎剌孩作死也!你的银子又少,怎敢駡我!”
元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三折:“[ 阻孛白]看了这虎剌孩武艺委实高强,俺两箇夹着马跑了罢。”
元无名氏《开诏救忠臣》第二折:“[ 土金宿白]我想杨六儿那个虎剌孩,手里那条枪,轮磨动便似一根大蟒。”
强盗。译自蒙古语。
虎hǔ(1)(名)哺乳动物;毛黄色;有黑色的斑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;性凶猛;力气大;夜间出来捕食鸟兽;有时伤害人。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;骨、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。通称老虎。(2)(形)比喻勇猛威武:~将|~~有生气。(3)(动)〈方〉露出凶相:~起脸。(4)(Hǔ)姓。(5)同‘唬’。虎hù(名)〔虎不拉〕(hù·bu lǎ)〈方〉即伯劳;鸟名;尾巴长;吃昆虫和小鸟。
剌读音:là,lá[ là ]1. 违背常情、事理:乖剌。剌谬。剌戾。
孩读音:hái孩hái(名)(~儿)孩子:小~儿|女~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