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吊脚楼”。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。又称吊楼。
引沈从文《边城》二:“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,一半在水,因为余地有限,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。”
叶蔚林《蓝蓝的木兰溪》:“木兰溪像一条蓝色的丝带,挽起两岸错落的村寨和高高低低的吊脚楼,组成了木兰溪公社。”
吊diào(1)本义:(动)悼念死者或慰问其家人、团体。(2)(动)悬挂:~起来。(3)(动)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:把篮子~下来。(4)(量)钱币单位;一吊等于一千文。
脚读音:jiǎo,jué[ jiǎo ]人或动物的肢体中,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。【组词】:赤脚、跺脚、马脚
物体的基部、下端。【组词】:墙脚、桌脚、山脚
→脚色
量词。计算用脚踢、踹、踩等动作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连踢三脚、踹了两脚、踩了一脚
楼读音:lóu楼lóu(1)(名)楼房;两层以上的房子:一座~|大~|高~大厦。(2)(名)楼房的一层:一~|二~。(3)(名)(~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~。(4)(名)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首饰~|萃华~。(5)(名)(Lóu)姓。
指的是靖港古镇一只脚撑起的吊脚楼,独脚吊楼有靖港闻名的松盛馆,老板邱福田,所制空心汤圆和甜酒冲蛋远近闻名。
临河多吊脚楼,或矗立石上,或以木相撑,远望危危乎将倾,然历百年而不倒,足见造屋之精,架构之巧。
潮湿的青石古街狭窄而曲折,壮观的瀑布群倾泻而下,古老的吊脚楼民居沿崖而建,小镇就像挂在瀑布之上,千年时间过去,似乎并没有让小镇变化太多。
画舫靠岸,湖边的吊脚楼里莺歌燕舞,既有浓妆艳抹的女子,也有不施粉黛的佳人。
临河的房屋都是吊脚楼,当地民风淳朴友善,古镇内有“复兴塔”,“观音庙”等数处宗教建筑。
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,形成吊脚柱,“吊脚楼”因此得名。
站在吊脚楼上眺望,阿蓬江烟波浩渺,远山绵亘不绝。
随着太阳随着地平线下去,天一黑,舞台的灯光就亮起,两条探射灯射上天空,搭配着后面灯光亮化的洄澜风雨桥和沿岸的吊脚楼,整个舞台看上去是美极了。
当然还可观赏当地奉祭白虎,住吊脚楼,喝油茶汤,唱土家山歌,跳摆手舞等土家风情。
黔东南是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,鼓楼、风雨桥、干栏式吊脚楼、碧清的都柳江和榕江、一个个鳞次栉比的寨子,风景虽不震撼,但值得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