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言。指不明事理,傻里傻气的人。
⒈ 方言。指不明事理,傻里傻气的人。
引夏衍《<香罗帕>是一出好喜剧》:“她一出场就是‘彩旦’,是一个善良、风趣,而又有点象上海人所说的‘十三点’的性格--也许还可以说,也还有一点象广东人所说的‘巴闭’气质。”
形容人言行举止疯疯颠颠、不够端庄。
如:「你少十三点了!尽说些不正经的话!」
十shí(1)(数)数目;九加一后所得。(2)(形)表示达到顶点:~足|~成。
三读音:sān三sān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点读音:diǎn1.液体的小滴:雨~儿。掉~儿了。
2.小的痕迹:墨~儿。斑~。
3.汉字的笔画,形状是“、”。
4.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(即没有长、宽、高)而只有位置,不可分割的图形。如两直线的相交处、线段的两端都是点。
5.小数点,如432.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。
6.表示少量:一~儿小事。吃~儿东西再走。
7.用于事项:两~意见。
8.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:起~。终~。冰~。沸~。据~。先突破一~。
9.事物的方面或部分:优~。重~。特~。
10.姓。
11.铁制的响器,挂起来敲,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。
12.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,一更分五点:五更三~。
13.时间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14.规定的钟点:误~。到~了。
15.点心:茶~。早~。糕~。
二十三点起对培正学生实行宵禁。
下星期二我们十点离开伦敦,十三点到达巴黎。
把降兵送入军营,这些人自带刀剑武力超过二十,那头领甚至有四十三点,不过智力低下,虽然有个骑术也不堪造就,转职为弓箭兵。
十三点,当然是主耶稣,王中之王。
“十三幺”、“十三亿”、“十三点”……我就是来凑热闹的。
正是晴朗寒冷的四月天,钟敲了十三点。
春季养生必修课,牢记于心是必须;工作三十分钟后,按摩眼周消疲倦;二十三点前入睡,血液回肝解毒方;绿豆清热功效强,煲粥煮汤都很棒。愿快乐安康!
十月十日十三点十四分,我真诚和情谊为你编辑了祝福,选好时间发给你,如果你收到时间不是,那赶紧把时间调过来,这样你就能一生一世的十全十美。
四月的一天晴朗冰冷,钟敲着十三点。
到二十三点三十分电门总闸就要关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