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公汲水作义浆於坂头,行者皆饮之。三年,有一人就饮,以一斗石子与之,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,云:‘玉当生其中。’ 杨公未娶,又语云:‘汝后当得好妇。’语毕不见。乃种其石。数岁,时时往视,见玉子生石上,人莫知也。有徐氏者, 右北平著姓,女甚有行,时人求,多不许。公乃试求徐氏。徐氏笑以为狂,因戏云:‘得白璧一双来,当听为婚。’公至所种玉田中,得白璧五双,以聘。
引徐氏大惊,遂以女妻公。”
后因以“种玉”比喻缔结良姻。 明朱鼎《玉镜台记·宴会》:“念良姻乘龙未遂,种玉尚无缘。”
⒉ 形容雪景。
引唐刘庭琦《奉和圣制瑞雪篇》:“何处田中非种玉,谁家院里不生梅?”
宋辛弃疾《上西平·会稽秋风亭观雪》词:“自怜是,海山头,种玉人家。”
杨伯雍遇仙人,贻赠石子,种于田中而获璧,遂以为聘,而得徐氏为妻的故事。见晋.干宝《搜神记.卷一一》。
1.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:物种。种差(chā),
2.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,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:种子。种禽。种畜。撒种。配种。
3.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人种。种族。
4. 量词,表示类别、式样:种种。两种人。
5. 指胆量或骨气:有种。没种。
玉读音:yù玉yù(1)本义:(名)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。(2)(形)比喻洁白或美丽:~颜|亭亭~立。(3)敬辞;指对方身体或行动:~音|~照。(4)(Yù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