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金声


金声的词语
金声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钲声。
指钟声。
指金(.好工具)石声。
对人声音的美称。
恭敬的声音。
比喻美好的声誉。
指声誉传播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指钲声。

引《荀子·议兵》:“闻鼓声而进,闻金声而退。”
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闻鼓声而纵,闻金声而止。”
颜师古注:“金谓鉦也,一名鐲。”
汉王粲《从军诗》之二:“将秉先登羽,岂敢听金声。”

⒉ 指钟声。

引唐沉佺期《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》诗:“兴尽方投辖,金声还復传。”
宋苏轼《十二琴铭·天球》:“有蔚者桐,僵于下阳之庭。奏刀而玉质,成器而金声。”
清金人瑞《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》:“金声齐雅颂,玉尺辨毫釐。”

⒊ 指金石声。

引唐唐彦谦《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》诗:“醉中篇什金声在,别后音书锦字空。”
明何景明《赠子言》诗:“腰佩白玉环,手掷金声赋。”
叶景葵《<蔽庐丛志>序》:“金声掷地,诵左赋而俗耳顿聪。”

⒋ 对人声音的美称。

引明沉仕《桂枝香·咏镜题情》曲:“爱你秋波如练,金声娇软。”

⒌ 恭敬的声音。

引《逸周书·酆保》:“卑位柔色,金声以合之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金声,肃也。”

⒍ 比喻美好的声誉。

引晋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玉质幼彰,金声夙振。”
唐卢纶《送黎燧尉阳翟》诗:“玉貌承严训,金声称上才。”

⒎ 指声誉传播。

引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<国学丛刊>序》:“二刘金声於隋代, 孔贾玉振於唐初。”

国语词典:

钲声。借指止兵。

网络解释:

金声 (明末抗清义军首领)

金声(1589—1645年),一名子骏,字正希,号赤壁,徽州休宁瓯山人(今休宁县万安镇徽光乡瓯山)。明末抗清义军首领。清军攻陷南京,金声同门生江天一(徽州歙县人)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,应者甚众。隆武元年(1645年)八月,清军分三路围攻徽州,他与江天一等,依凭丛山关险隘,固守绩溪,清兵久攻不克,后因黄澍出卖,失陷。拒降清,临刑前遥拜明孝陵后端坐饮刃,时年56岁,同时殉国的还有门生江天一、其弟及总兵范云龙。金声治学严谨,道德文章,备受后人推崇。遗著有《金太史文章》、《尚志堂集》等。概述图片来源:金声像取自安徽省立图书馆编《安徽先贤像》

金声 (词语释义)

金声,汉语词汇。拼音:jīn shēng释义:1、指钲声。2、指钟声。3、指金石声。4、对人声音的美称。5、恭敬的声音。6、比喻美好的声誉等等
金声释义
读音:jīn

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

2.金属:五~。

3.钱:现~。助学~。

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~收兵。~鼓齐鸣。

5.比喻尊贵、珍贵:~口玉言。

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~发(fà)。~灿灿。

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读音:shēng

声shēng(1)(名)(~儿)声音:雨~。(2)(量)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:喊了两~。(3)(动)发出声音;宣布;陈述:~东击西。(4)(名)名声:~誉|~望。(5)(名)声母:双~叠韵。(6)(名)字调:平~|四~。

金声造句

鲍先生的“玉振金声”壶,让我们在紫砂壶上,看到了一只玉蝉。

参加本场演出的团队有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、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团、金声国乐团、王心心南管乐坊、新雅乐府,以及王苏芬师生、马金泉、龚琳娜三组歌唱家。

新刊“百城赋”中的绝大多数作品也都力求句式整炼、俳偶,其中《北京赋》、《洛阳赋》等作品辞藻绣错绮交、音韵抑扬顿挫,有金声玉润之美。

据了解,灵璧石主要产于安徽省灵璧县,以其坚固稳实的坚贞美、玉振金声的音响美享有“天下第一石”的美名,是我国四大名石之一。

但这时候,轰隆一响又接着个‘金声玉振’的劈啪,就在诸公头顶盖了下来。”。

弟子三千,七二贤公;有教无类,玉振金声。

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,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,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。

但原作上,“金声”两字,“金”的末笔有粗的笔丝,连带到“声”的首笔,而照片上,“金”、“声”两字则是不连笔的。

据介绍,灵璧石之音早有“玉振金声”之美称,我国古代的石质乐器———磐,就是把灵璧石作为首选材料。

而这木铎传出的钟鸣金声,将载一叶小舟,跟随历史长河流传百世,长鸣震耳,亘古不绝。


上一词语:灰靡
下一词语:金簴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