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因以“木鸡”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。
引《庄子·达生》:“纪渻子为王养鬭鸡,十日而问曰:‘鸡已乎?’曰:‘未也,方虚憍而恃气。’……十日又问,曰:‘几矣,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。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’”
成玄英疏:“神识安闲,形容审定……其犹木鷄不动不惊,其德全具,他人之鸡,见之反走。”
唐白居易《礼部试策》之三:“事有躁而失、静而得者,故木鸡胜焉。”
明王錂《春芜记·说剑》:“须一精神似木鸡待鬪,还须解弄丸机彀。”
⒉ 木制能飞的鸡。
引晋葛洪《抱朴子·应嘲》:“墨子刻木鸡以厉天,不如三寸之车鎋。”
⒊ 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。
引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小虫伏不动,蠢若木鸡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五回:“我提到案下问时,那罗荣统呆似木鸡,一句话也説不出。”
李玉林《难忘的会见》:“﹝我们﹞像木鸡似的楞了半天。”
用木制作的鸡。
木mù(1)(名)树木:伐~|果~。(2)(名)(木头)木材和木料的总称:枣~|榆~|檀香~。(3)(形)用木材制成的:~器|~犁|~板。(4)(名)棺材:棺~|行将就~。(5)(Mù)姓。木mù(1)(形)质朴:~讷。(2)(形)麻木:脚~了。
鸡读音:jī鸡jī(名)家禽;品种很多;嘴短;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。翅短;不能高飞:~蛋|~肉|公~|花~。
听到这一噩耗,他呆若木鸡,过了好久才“哇”地一声哭了起来。
他呆若木鸡地站着,久久回不过神来。
你怎么呆若木鸡?在想什么心事?我都叫你老半天了。
这件事让小林摸不着头脑,她站在那里呆若木鸡。
这个罪犯刚才还气焰嚣张,现在一见到我们出示的证据,顿时呆若木鸡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这三个男人在一边呆若木鸡、不知所措。
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,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你怎么交了个呆若木鸡的男友,反应还真迟钝!
都好半天了,他仍然呆若木鸡地瞪着天花板看。
这突然的灾难把他吓得呆若木鸡,一动也不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