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广阔的庭院。
引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帝张《咸池》之乐於洞庭之野。”
成玄英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间,非太湖之洞庭也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尔乃御文轩,临洞庭。”
宋苏轼《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·教坊致语》:“洞庭九奏,始识《咸池》之音;灵岳三呼,共献后天之祝。”
⒉ 湖名。即洞庭湖。参见“洞庭湖”。
引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秦与荆人战,大破荆,袭郢,取洞庭、五渚、江南。”
唐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洞庭九州间,厥大谁与让?”
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莪州公诗》:“洞庭春水添新涨,好看双飞返故林。”
⒊ 湖名。 太湖的别名。参见“太湖”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指包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留。”
刘逵注引王逸曰:“太湖在秣陵东,湖中有包山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洞庭。”
⒋ 山名。在江苏省太湖中。有东西二山,东山古名莫厘山、胥母山、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。西山即古包山。
广大的庭宇。指天地。
1.洞穴;窟窿。
2.透彻;清楚:~晓。~若观火。
3.数目“0”的另一种说法。
庭读音:tíng庭tíng(1)(名)本义:厅堂:厅堂(2)(名)正房前的院子:前~|~院。(3)(名)指法庭:~长|开~。
洞庭湖水烟波浩渺,景色蔚为壮观。
洞庭湖,一碧万顷,是江南著名的水乡泽国。
这个玉琴湖比不上洞庭湖那么烟波浩渺,犹如仙境一般。
洞庭湖流域沃野千里。
站在岳阳楼上,看洞庭湖水天一色,朦胧中显现出许多神秘。
美丽富饶的洞庭之滨是我的家乡。
曾以为风景是黄山洞庭的独有标签,然而风景不必气势磅礴,抑或是诗情画意。那朵花,那个男孩,皆是身边的风景。
洞庭有归客,潇湘逢故人。
在洞庭湖漫滩阶地的冲湖积淤泥质软土上,分布着一些次级牛轭湖和季节性洪道成因的极软淤积物。
当我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南方,俄顷中,一颗心已随着呼啸而去的火车,越洞庭烟波,过潇湘峻岭,载欣载奔,去到南粤的椰林蕉雨中,体会新世纪的大氛围。